|
本站首页 ∣ 红楼E书 ∣ 金陵十二钗 ∣ 红楼文库 ∣ 古典图库 ∣ 我的推荐 ∣ 2002版 ∣ 给我留言 ∣ 站长紫云 |
原 创 作 品 |
|||
![]() |
|||
《红楼梦》中“元妃”带来的奇特循环 |
|||
作者:冒士模 收录时间:2018年12月7日 星期五 上午09:39 |
|||
《红楼梦》第十八回中贾元春蒙皇恩回家探望父母,书中先是称贾妃,随后便称元妃。要知道贾妃是正规称呼,元妃似乎不太正规。作者使用元妃这一称呼的深意究竟是什么呢?或者说作者使用元妃这一称呼是想让读者联想到什么呢? 如果对清朝历史略有了解,很自然就会联想到清朝第二位皇帝皇太极的爱妃:海兰珠,又称宸妃,为四妃之首,地位仅次于皇后。去世后谥号“敏惠恭和元妃”。 因名称相同,读者很自然的会从《红楼梦》中的元妃联想到“敏惠恭和元妃”。 “敏惠恭和元妃”于1637年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大赦天下,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这个孩子出生才半年,还没有来得及命名就夭折了。三年后宸妃逝世,皇太极失去海兰珠之后,悲伤过度身体也垮了,不几年就去世了。 由“敏惠恭和元妃”的经历又让我们联想到清朝第三位皇帝顺治的爱妃:“董贵妃”。同样为皇帝第一宠妃,1657年,董贵妃生下皇四子,顺治欢喜至极,大赦天下,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然而这个孩子生下不过数月就夭折了。两年后董贵妃逝世,顺治失去董贵妃后,半年不到,顺治帝去世。 因其经历竟如此相似。由“敏惠恭和元妃”很自然的就会联想到“董贵妃”。 董贵妃去世后追封为皇后,顺治作的《董妃行状》中说道:“后素不信佛,朕时以内典禅宗谕之,且为解《心经》奥义,由是崇敬三宝,栖心禅学,参一口气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语,每见朕,即举之,朕笑而不答。” 《红楼梦》中元妃因痰塞口涎,不能言语而去世,正应了“一口气不来”之说。 由《董妃行状》中的“一口气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自然联想到《红楼梦》中元妃因“一口气不来”而逝世。 我们可以看到:由《红楼梦》元妃,因名称相似联想到“敏惠恭和元妃”,再因身世相似联想到“董贵妃”。由董贵妃“一口气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联想到《红楼梦》元妃“一口气不来”去世。如此奇特循环,作者似乎想告诉我们,《红楼梦》中的元妃,其原型就是董贵妃,而董贵妃就是董小宛{参见邓小军的《董小宛入清宫与顺治出家考》}。 1660年顺治皇帝亲自撰写了4500字的《董妃行状》; 1693年冒辟疆去世; 1694年《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问世。
作者的深意就是告诉我们:《红楼梦》中的元妃,其原型就是冒辟疆的爱妾董小宛。
|
![]() |
![]() |
![]() |
IE5.0以上&800X600分辨率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本页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