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在大观园里作了四时即事诗,其中有《春夜即事》。中有两句:“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联想到书中有关描写贾宝玉与袭人的情节,借雪芹之意而言:梦中春色眼前试,枕上轻寒说袭人。
《红楼梦》中花袭人被曹雪芹冠以一个“贤”字。贤:有道德的,有才能的意思。花袭人当得起这个字吗?
从曹雪芹在书中的描写却看不出有肯定“贤袭人”之意。
如作者在书中三十七回借怡红院的丫头们就骂了她是一条狗:“…秋纹笑道:“胡说!我白听听喜欢喜欢。哪怕给这屋里的狗剩下的,我只领太太的恩典,也不犯管别的事。”众人听了,都笑道:“骂得巧,可不是给了那西洋花点子哈巴儿了。”袭人笑道:“你们这起烂了嘴的!得了空就拿我取笑打牙儿。…”
关于袭人名字的由来在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遂与了宝玉。宝玉因知她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
这里对袭人原名珍珠的解释可以借用书中贾宝玉的对女人的结论:“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我们可以说袭人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贾母也说她“从小儿不言不语,是个没嘴的葫芦。”所以说那时花珍珠还是个宝珠。可是到了书中第六回时这个“宝珠”就因“比贾宝玉大了两岁,近来又渐通人事”引诱贾宝玉偷试云雨情。
宝珠也就没有了光彩,是颗死珠了。对于她的更名,曹雪芹在书中以足够调侃的味道写道:“宝玉因知她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
这“姓花”,可以谐音为性花;这“旧人诗句”,可谐言为旧人厮居。这又是骂袭人人性本花其和贾宝玉无名无份的厮混了几年后又转嫁于他人了。
再看书中写宝玉看判词时看到:“…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这里曹雪芹骂花袭人是个破席一张,真骂得痛快。
而且这判词的口气实际上像极了袭人的口气:“堪羡”句是袭人足够的郁闷,“谁知”句是袭人十分的意外。
这媚主求荣,十足的西洋花点子哈巴儿,引诱少主,后又转手嫁于他人的人,能得个“贤”字?她可以说是直接的害死了晴雯,间接的害死了林黛玉的凶手,这种人对贾宝玉来说是枕边寒流已责轻。
声明: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QQ:8920712
Mail:cyb188@139.COM